婦產科專科醫師  盧凡
mailto:lu.farn@obgyn.net
http://www.obgyn.net/country/i-bios/lu.htm
http://www.obgyn.net/country/taiwan/taiwan.htm
http://www.tyh.at-taiwan.com

    在門診時詢問病人的不孕原因時,時常可以聽到門診病人抱怨說:「我的卵
巢功能不好!」到底卵巢功能在不孕症治療中扮演了何種角色?如何能夠知道自
己的卵巢功能?在接受誘導排卵治療後,是否僅接受超音波檢查證實有濾泡生長
,就一定表示卵巢功能正常?

    不可諱言,卵巢功能是女性生殖能力的基本依據,能夠正常正確的排卵,是
不孕治療成功的先決要素,否則「巧婦難為無米炊」,即使接受高科技的治療,
枉費時間與金錢,常常總是得到挫折與失望!在接受不孕症的治療時,能夠先行
評估卵巢功能是否正常,是治療成功與否的重要關鍵。卵巢功能的評估方法,除
了病史詢問,理學檢查或超音波檢查之外,必要時仍須藉助一些實驗室的診斷方
法,以下就是目前比較常用的幾種評估因子與檢驗方法:

■ 年齡:

    年齡是影響女性生殖能力最重要的因素,所謂「徐娘老矣,尚能生否?」年
齡的確是高齡不孕婦女「最大的敵人」與「迫切的危機」。根據文獻報導,若使
用自己的卵子,小於三十五歲的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,其懷孕率約為百分之二
十五左右,而大於四十歲的高齡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技術治療,其懷孕率約為百分
之十二左右,若大於四十二歲的婦女接受試管嬰兒治療,其懷孕率可能小於百分
之五;大於四十五歲的婦女若以自己的卵子接受試管嬰兒治療,幾無懷孕的可能。

■ 月經週期第三天的濾泡促進素(FSH)數值:

    排卵的簡單機轉如下:「腦下垂體」會分泌濾泡促進素(FSH)與黃體化激素
(LH)刺激卵巢濾泡的新生與發展,同時卵巢也會依反應依序分泌適量的雌二醇
(E2)影響子宮內膜的型態,產生適當的變化。

    若卵巢功能已隨年齡而老化,FSH 在濾泡期的數值會較年輕時期升高,因此
月經週期第三天的 FSH數值,足以反應卵巢目前的功能,此數值越高,表示卵巢
功能越差。

    根據統計顯示,月經週期第三天的 FSH 數值若高於 20 IU/L,該週期懷孕
率會顯著下降,如果數值超過 25 IU/L 則幾無懷孕的可能。這個檢查也可應用
於仍有正常月經週期的婦女,若月經週期第三天的 FSH 數值上昇,表示卵巢功
能已經漸趨老化;另外,雖然女性每次月經週期的 FSH 數值可能會有差異,但
若發現某一週期的 FSH 數值偏高,表示卵巢功能可能已有衰退的趨勢。

■月經週期第三天的黃體化激素(LH)數值:

    黃體化激素與濾泡的發生及生長有密切關係,根據義大利佛羅倫斯大學在
1998 年的研究,若月經週期第三天的  LH 值如果小於 3 IU/L,顯示卵巢對於
誘導排卵的刺激反應較差,除了濾泡數目較少之外,同時女性賀爾蒙的上昇反應
也較不明顯,所以濾泡的品質可能同時受到影響。

■ 月經週期第三天的女性賀爾蒙(E2)數值:

    根據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研究,月經週期第三天的 E2 值如果小於 30 pg/mL
,該週期的懷孕率較佳,若大於 75 pg/mL 則幾無懷孕之可能。另外月經週期中
的 E2 值也可以代表濾泡的品質,一顆成熟的濾泡其所分泌的  E2 平均值約在
200-400 pg/mL 左右,以在濾泡生長期間接受 E2 檢查的總值除以濾泡總數,便
可大略評估濾泡的品質。

■ 口服排卵藥物Clomiphene刺激試驗:

    於月經週期的第五至九天使用口服排卵藥物  Clomiphene 每天一百毫克,
連續五天,然後於月經週期的第九至十一天接受血清 FSH 濃度檢查,如果 FSH
大於  26 IU/L  就表示反應異常,這類病人的懷孕機會小於百分之五,反之若
FSH 小於 26 IU/L,其懷孕率約為百分之四十。

■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評估:

    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代表症狀包括:月經不規則,不孕,多毛,男性化與肥
胖等等。造成多囊性卵巢症候群的原因目前認為下列兩個因素有關:「腦下垂體
內分泌功能異常」與「胰島素抗性」。多囊性卵巢症候群除導致排卵異常之外,
更可能影響卵子的品質,在使用誘導排卵的過程中也容易出現「卵巢過度刺激症
候群」的併發症。若血清中 LH 與 FSH 的比值大於1.5,則懷疑有多囊性卵巢症
候群的可能;若 LH 與 FSH 比值大於或等於2,則可確定診斷為多囊性卵巢症候
群。

參考文獻:

1 Human Reproduction, vol.13, no.3, pp.531-534, 1998.
2 Fertility & Sterility, vol.50, pp.298-307, 1988.
3 Human Reporduction, vol.12, pp.241-243, 1997.
4 Fertility & Sterility, vol.57, pp.819-824.
5 長庚醫訊 第十八卷第十二期 pp.18-19.?